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通化联播>县区动态 |
通化县构建“1+5+3”培训体系锻造乡村振兴骨干铁军 |
|
近年来,通化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为核心,创新构建“1+5+3”乡村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能力过硬、作风扎实的乡村骨干队伍,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1”个方案统领,绘制培训“规划图”。通化县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制定《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年度实施方案》,明确“政治引领、能力提升、实践转化”三位一体的培训目标。方案紧密对接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精准区分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乡镇干部等6类培训对象,实施“量体裁衣”式课程定制。自2021年实施以来,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8期,覆盖学员超过2600余人次,实现乡村干部教育全覆盖。通过系统化培训,显著提升了乡村干部政策理解和执行能力,涉农政策落实群众满意度提高至98.5%,为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搭建“5”维载体矩阵,打造立体“练兵场”。通化县整合域内外资源,构建理论、技能、高校、红色、实践“五位一体”教育矩阵。县委党校“理论课堂”开设核心课程21门,邀请专家、讲师授课;县农广校“技能课堂”传授产业实用技能,累计培训1780余人次;通化师范学院“高校课堂”引入数字经济等前沿内容;红色教育基地“实景课堂”接待学员3200余人次;双创园“实践课堂”孵化集体经济项目8个。通过多维联动模式,极大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带动相关产业增收显著。 创新“3”种特色模式,激发学用“新效能”。通化县在标准体系基础上创新3种培训方式,推动学用结合、难题破解。组建涵盖党校教师、业务骨干、技术专家、优秀乡村干部等36人的复合型师资库,课程满意度达99.2%;推行“专题讲座+实地观摩+研讨”多元教学,组织赴外地考察共8批420人次;开展“菜单式”选学定制课程18门,依托“线上云课堂+线下自主学”有效化解工学矛盾。这些举措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与转化率,切实帮助村干部破解发展难题。 通化县通过“1+5+3”培训体系的深入实践,有效激发了村干部的学习动力和干事活力,2021年以来,全县村干部累计带头领办村集体项目103个,带动村均增收6.8万元,群众对村干部履职满意度提升至97%,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显轩) |
版权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吉ICP备05000673号
网站标识码:220500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