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通化联播>通化动态 |
| 我市“双报到”活动破解643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
|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双报到”活动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抓手,通过统筹整合资源、深化共驻共建、双向评价互促,持续为基层赋能,以实际行动走稳走实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建立“领导包保、社区搭台、单位出力、党员亮徽”制度,采取“社区点单、领导派单、部门接单、定期晒单”模式,推动106名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全覆盖包保社区,每季度牵头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听取“双报到”情况汇报,对照社区“需求清单”,向报到单位党组织精准派单,协同各方力量破解难题。社区党组织定期将工作落实情况向包保领导汇报,包保领导督促报到单位党组织承诺践诺,形成工作闭环。截至目前,已推动71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2.6万名在职党员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常态化开展“打造一个‘通力办实事’党建品牌”等“七个一”系列活动,解决小区道路破损、污水管堵塞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43个。 深化互融互通,释放共建活力。选派报到单位优秀党务干部帮助社区创新党建活动载体,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援助、医疗义诊、文艺汇演等服务活动4100余次,有效拓宽社区服务内容。整合社区、报到单位阵地资源,作为党建联建、教育培训、议事协商、便民服务等活动的共用场所,做到资源最大化利用、服务集约化开展。社区党组织依托社区工作者实训基地,邀请住建、民政等报到单位党组织专业人员围绕物业治理、民生保障等内容开展各类培训36次,多维度提升社区工作者业务能力。从报到党员中选配兼职“三长”4409人,通过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化解复杂矛盾的能力,使“双报到”活动成为干部党性锻炼、能力淬炼的生动课堂。 抓实双向评价,激发内生动力。实行社区党组织与报到单位党组织双向评价机制,社区党组织采取“日常纪实+季度汇总+年底评价”的形式,对报到单位党组织、党员下沉赋能情况进行分阶段评价,报到单位党组织年底对联建社区党组织“双报到”活动组织情况进行评价。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结合评价结果和日常了解,累计对56个作用发挥一般的社区、报到单位党组织进行督促指导,推动改进工作方式,促进服务质效提升。2025年,累计协调资金138万元,办好实事项目498个。推行报到党员积分制管理,3598名报到党员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积分、换取奖励,有效激发下沉服务热情。(袁昊) |
版权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吉ICP备05000673号
网站标识码:220500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