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通化联播>通化动态 |
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开通运营 |
|
9月28日,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开通运营。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区域连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沈白高铁全长约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串联辽吉两省五市(州),将“天辽地宁”和“白山松水”紧密连通,结束了抚顺、通化、白山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标志着东北高铁网络进一步完善,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当天10时57分,首趟G8167次复兴号列车驶入通化站,站台瞬间沸腾,威风锣鼓激昂奏响,舞龙舞狮翻腾跳跃。现场身着朝鲜族、满族服饰的工作人员为旅客送上《坐上高铁游通化》手册和特色文创产品,一场充满敬意的“入城式”正在上演。“为了迎接首批高铁乘客,我们精心在出站区域设置了两处独具特色的‘通化好物’展台,集中展示了‘中国人参之乡’的地道珍品和系列文创产品,让游客一下高铁,便能感受到通化的深厚底蕴与产业活力。”通化市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旭阳介绍:“我们的文创展台发放了千余张印有9月28日首趟列车的独家纪念卡片,随后,首发团将乘坐辉南免费大巴前往三角龙湾国家森林公园等地开启康养之旅。” 通化站以“山水剪影、宏图展幕”为设计理念,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设6台14线,集高铁、普速、公交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旅客“零换乘”。站内候车大厅宽敞明亮,融合剪纸艺术等非遗元素,地暖系统、热风幕、智能引导屏等设施一应俱全,是一座兼具现代气息与文化底蕴的城市新地标。 速度重构时空,“一小时经济圈”成为现实。沈佳高铁沈白段开通后,通化至沈阳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1小时左右,至北京也仅需4小时左右,极大拉近了通化与京津冀、辽中南城市群的时空距离。 从“林海雪原”到“开放前沿”,高铁赋能产业振兴。通化素有“中国人参之乡”“滑雪之乡”“中国葡萄酒城”之称。随着高铁开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汇聚,人参产业、冰雪经济、葡萄酒文旅、生态康养等特色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通化正积极构建“一城十线百景千亿级”文旅产业格局,助力吉林省万亿级大旅游产业集群建设。“高铁时代”的到来,有效破解了以往“旅长游短”的瓶颈。沈佳高铁沈白段串联长白山、松花湖、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杨靖宇烈士陵园、五女峰等优质旅游资源,形成一条纵贯东北的“黄金旅游带”。“未来,通化将依托高铁网络,深化‘高铁+旅游’联动,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和优惠政策。”郭旭阳表示:“高铁时代,是机遇,更是责任。通化文旅已经做好准备,以更完善的设施、更优质的服务、更丰富的业态,迎接八方宾朋。冰雪奇缘、林海寻踪、红色印记、康养圣地……通化的多彩画卷,正随着高铁的开通,向更广阔的世界展开。我们诚挚邀请您,坐上高铁游通化,感受这里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 生态与工程和谐共生,打造高寒高铁新标杆。沈佳高铁沈白段穿越长白山11条断裂带,跨越三大水系,桥隧比高达77%,建设者攻克极寒气候、复杂地质等难题,创新运用智能化建造技术,打造高寒高铁建设新标杆。线路秉持“最小干预”原则,绕避自然保护区与水源地,设置全封闭声屏障保护中华秋沙鸭栖息地,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 沈佳高铁沈白段的贯通,为通化拉开了崭新的发展大幕。通化正依托高铁速度,从地理“边缘”迈向开放“前沿”,从区域节点升级为联动东北、对接全国的重要枢纽。未来,通化将充分发挥“高铁+冰雪”“高铁+生态”“高铁+文旅”的叠加效应,加快建设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与康养旅游目的地,全面融入吉林省万亿级大旅游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吉林省向南开放的新门户、东北振兴的重要增长极。 轨道纵横,山海相连;通化之势,自此不同。(施涛 庄新岩 关莹 吴宣霖) |
版权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吉ICP备05000673号
网站标识码:220500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