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
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答复 |
|
王瀚基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方面的建议》(第2号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市发改委开拓工作思路,抢抓发展机遇,结合《通化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工作落实清单》和《通化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指标监测体系任务分解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定期调度各部门落实情况。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示范推广,突破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助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提升。目前,我市相关部门主要措施和工作成效如下: 一、优化金融服务支持,破解融资难题 统筹推动民营企业融资进度加快、成本降低。充分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2024年,辖区再贷款余额17.02亿元,年累放19.45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余额13.51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3.51亿元。应急周转基金累计支持企业转续贷274.54亿元、降低企业财务成本7.88亿元,惠及企业3337户。信保基金累计开展担保业务155笔、额度34428万元,平均担保费率0.82%。通化银行机构累计发放民营企业贷款户数4.07万户,金额371.86亿元。 持续推广“信易贷”平台融资模式,不断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可得性。2024年,全市26家商业银行已全部入驻平台,共4.6万余家市场主体注册;我市“信易贷”平台新增金融产品7个、融资笔数38笔、成功授信2.98亿元。 二、聚焦产业集群发展,做好服务保障 一是加快医药健康、人参、文旅“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通化市印发《通化市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引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新突破。引导域外企业回归布局,医药健康“六个回归”实现产值增量19.2亿元。2024年,全市规上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4%,全年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658亿元;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首个以卫星遥感技术对种植地块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人参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实现对人参种植、加工和销售全过程监测。《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条例》颁布实施,为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规支撑;文旅产业增势强劲。鸭绿江国门获评国家4A级景区,龙湾列入国家5A级景区创建名单,东昌区、集安市获评省5A级景区城,兴林镇大荒沟村获评省5A级景区村。32个文旅项目加快建设,通化溶洞重装开放。我市入选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20亿元。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推动政策落地落实。一方面,优化要素供给,为集群建设做好资源保障。推动惠企资金直达快享,2024年,市财政累计拨付涉企资金1494万元,有效支持服务业、旅游业、“专精特新”等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智力支撑,2024年,通过“学子归巢”“学子兴企”累计引才1265人,发放“英才卡”623张。另一方面,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精准突破制约企业发展不利因素。启动服务企业“直通车”机制,通过召开“书记有约?纾困直通车”通化市“两个健康”党政企恳谈会形式,畅通党委政府和企业沟通渠道,将企业问题清单转化为任务清单。召开通化市返乡企业家座谈会,强化与通化籍域外企业家沟通联系,助力以商招商。 三、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是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做好2024年度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全市共推荐68项,其中20项获得省科技发展计划立项支持,争取资金1031万元。指导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华兴粉末”等四户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吉林赛区)。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024年,共计66户次企业享受了研发费加扣除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8.18亿元。 二是推动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挖掘科研生产技术需求,分类建立重点企业技术需求库。2024年收集企业技术需求13项,与吉林大学、应化所等高校院所进行对接。收集整理最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新收录优秀成果资源150余项,已收录技术成果供给库。扩大对外政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项目清单中新增登记项目17项,合同成交总金额1.4亿元。实施“科创专员”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省级“科创专员”推荐申报工作,2024年认定省科创专员18人,累计达到66人。新建通化融创双创众创空间、吉林省人参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2个省级研发创新平台。 三是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持续开展省级制造业“智改数转”项目培育和推荐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已有君合盟生物制药(通化)有限公司重组A型肉毒毒素生产车间项目等52个项目申报纳入省级制造业“智改数转”项目库,其中2024年申报入库项目33个。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采纳您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优化工作推进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民营企业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夯基助力。
通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13日
承办单位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吕春元 3214870 |
版权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吉ICP备05000673号
网站标识码:220500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