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
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答复 |
|
薛秀娟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社会层面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违法行为惩治力度的建议》(第5号提案)收悉。您的提案深刻剖析了当前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存在的法律惩治与社会引导失衡、家庭教育与社会支持脱节、社会文化环境不良影响凸显等问题,所提对策兼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现就相关工作回复如下: 在构建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网络方面,我们已着手推进多项工作。目前,部分社区已试点设立家庭教育咨询站,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定期坐班,为家长提供教育方法指导、亲子沟通技巧培训及心理辅导服务,累计服务家庭超千户。针对失职家长的教育督导机制也在逐步建立,社区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对存在教育监护问题的家庭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 下一步,我们将细化家庭教育指导规范,结合未成年人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明确家长在品德培养、安全防护、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具体责任。同时,完善失职家长惩戒机制,对经社区教育督导仍不改正的家长,依法落实责令参加家长教育课程、罚款等惩戒措施,推动家庭与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在完善青少年行为社会监督与干预体系上,我们已整合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建立了青少年行为动态观察机制,对破坏公共设施、欺凌他人等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和干预。部分社区试点设立青少年行为矫正中心,为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青少年提供行为训练、心理辅导等个性化服务,帮助120余名青少年纠正行为偏差。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监督网络覆盖范围,制定更详细的不良行为观察清单和干预流程,确保发现问题后能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和学校,并持续开展跟踪教育。同时,加强青少年行为矫正中心的专业化建设,引入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提升矫正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创新社区服务式惩戒与教育融合模式方面,我们已在部分社区开展试点,组织有轻微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参与环保清洁、助老服务等社区公益活动,根据行为严重程度设定10-50小时不等的服务时长。服务过程中,安排专业社工进行指导,帮助青少年反思自身行为。 接下来,我们将完善社区服务效果评估机制,从服务态度、任务完成度、行为改善情况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服务内容或决定是否结束惩戒。对表现优秀的青少年,将颁发社区荣誉证书等奖励,激发其积极改正的动力。 在建立青少年行为信息共享平台方面,我们正由政府主导搭建涵盖学校、社区、青少年机构的信息共享平台,目前已完成基础框架搭建,正在试点录入青少年基本信息、行为表现等数据。平台采用加密技术保障信息安全,严格设定访问权限,仅允许授权人员查询相关信息。 后续,我们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平台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精准识别青少年行为问题的高发领域和原因,为制定个性化教育惩戒方案提供依据。同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向高风险青少年集中区域调配更多专业辅导资源,提升干预的针对性。 在推动社会专业力量参与青少年管教方面,我们已联合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与学校、社区的合作机制,组织心理咨询师定期进驻校园和社区,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团体辅导等服务,累计为800余名青少年提供咨询支持。此外,开通了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由专业人员24小时值守,已成功介入多起心理危机事件。 下一步,我们将扩大专业心理咨询团队规模,增加进驻学校和社区的频次,同时加大对家长和老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力度,提升其识别和应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能力。完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联动机制,确保热线接到求助后,能及时联动公安、民政等部门提供后续支持服务。 感谢您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深切关注和宝贵建议。我们将以您的提案为重要指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社会层面的协同共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更安全、更优质的环境。
通化市教育局 2025年7月29日
承办单位联系人姓名及电话:王兆臣 3507306 |
版权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吉ICP备05000673号
网站标识码:220500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