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代表建议

对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通化市人民政府 www.tonghua.gov.cn
  • 日期:2025-09-15
  • 来源:
  • 【打印】 【关闭】

王桂秋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村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第123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通化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林下经济发展是一项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低碳环保朝阳产业。我市林下经济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林上采、林中养、林下种、林间游的立体发展格局现有林药、林果、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与加工业及森林康养旅游业5大类36个品种2024年全市全口径林业总产值实现393.92亿元,同比增长45%,位居全省各市州前列。 

  二、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1.林下经济发展缺少相应林业政策,虽然现在提倡林下种植,但好多都是游走在法律法规边缘之中,很多农民想发展林下种植,又怕触犯到相关林业法规。 

  自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以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共同发力。市委市政府下发了《深入推进通化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九项实施方案》和《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市人大通过立法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了《通化市人参产业发展条例(试行)》。市政协充分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作用,将红松母树林产业发展作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召开专题政协常委会会议,形成了《聚焦我市红松母树林产业发展助推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专题政协常委会协商专报》,并就我市人参加工业如何围绕三链融合,破解难题,促进人参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视察调研,形成了《人参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这些政策文件都为我市林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发展林下经济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林业用地局限性较强。一是我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处于长白山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地带,丰富的森林资源是维护区域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的重要生态屏障,因此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能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资源非常有限。二是我市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多为山区,机械化操作难度大,适合发展高附加值林下经济的连片林地面积较少。 

  2.缺少龙头加工企业高端产品开发与精深加工滞后等问题。 

  目前,全市现有涉林企业200余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仅4家,省级龙头企业及基地8家,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一方面,经营者多为零散农户或小型产业基地,种养殖过程中人工依赖性较强,机械化程度较低,集约化经营尚未形成。另一方面,林业产品多以初加工为主,缺少精细化加工,整体利用率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 

  三、建议落实情况 

  (一)针对您提出的政策模糊导致农户合规焦虑问题,我们坚持疏堵结合、服务为先,重点从政策细化宣传落地两方面推进。 

  1.进一步细化政策扶持。 

  认真对接国家及省林业政策,围绕林下中药材产业、红松+产业、森林康养旅游等方向,出台《通化市宜参林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通化市林下及林特山珍产业集群2025年工作推进方案》及《通化市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通化市林业局推进林下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通化市关于促进红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通化市推进红松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为林下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2.多渠道加强林业政策宣传。 

  为确保林农知政策、用政策,我局通过邀请国家级专家与行业专家通过分层分类,精准适配的宣传模式,推动林业政策从顶层设计基层落地、从政策条文实践操作全链条贯通,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聘请国家、省级林草专家对林草主管部门进行产业政解读,加强顶层设计。例如:227日,我局协调召国家林业产业提质增效项目专家组、兴业银行及市、县林业部门开国家级专家指导座谈会,集中讨论柳河县、集安市林业产业发展相关问题;回答红松储备林等储备林建设与林下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需求;研究通化市林改试点市中相关项目申请、政策解读、国家方针的贯彻落实与资金申请相关工作;解决了全市林业产业发展工作中遇到的痛点、难点。为全市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准指导,有效化解政策落地与资金筹措难题。二是聘请行业专家、技术达人对全市涉林企业、林农进行相关产业的用地限制、种养殖方法、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例如:2025422日,我局邀请吉林省林科院专家团队对全市80余名参农代表及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林下参种植技术培训。围绕《吉林省林下参种植技术指南(试行)》核心要义,系统阐释了林下山参种植全周期技术规范。从森林郁闭度控制、土壤质量监测、种子种苗优选、仿野生栽培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度解读有效解决了参农在选地播种、病害防治、采收贮存等环节的共性难题,为构建好林、好种、好法、好品牌标准化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二)针对您提出的精深加工滞后、龙头带动不足问题,我们以培育主体、延伸链条为核心,重点从政策激励龙头引领两方面突破: 

  1.争取对林下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对林业的长期限、低利息的信贷扶持政策。争取有关金融机构对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信贷等扶持帮助。研究建立面向林农和林业职工个人的小额贷款和包括非公经济在内的林业中小企业贷款扶持机制,适度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开展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在内的符合林下经济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融资业务。  

  2.培育龙头企业,强化产业集聚。积极培育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发展林下种养殖产业基地。鼓励国有林场采用林地资源入股等方式与有能力的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林产品加工原料供应基地,逐步实现林下经济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感谢您对通化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以此次建议办理为契机,全力以赴推动林下经济产业更规范、更科学、更高效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林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通化市林业局 

  2025729 

 

  承办单位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荣先琦  3203629 

主办:通化市人民政府

承办: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传真:0435-3250833

版权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吉ICP备05000673号 网站标识码:220500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