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代表建议

对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通化市人民政府 www.tonghua.gov.cn
  • 日期:2025-07-23
  • 来源:
  • 【打印】 【关闭】

王煜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第17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在增加停车位供给方面

  市住建局已组织相关单位陆续启动智能立体停车场3个,分别是新站广场停车场、二建批发停车场、一高中停车场;平面停车场6个,分别是金城停车场、清真寺院外停车场、玉皇山停车场、老站火车站停车场、东大停车场、前兴路停车场。智能停车场为市民提供662个停车位,平面停车场344个停车位。其中一高中停车场及市医院停车场建有智能立体停车场,第一中学停车场设有191个停车位(已投入使用),通化市市医院设有68个停车位(目前暂未运营)。

  另外,市住建局利用未使用的征收地块,相继建成了十三中学北侧、锁厂地块(蓝爵国际对面)、区实验小学、集贸后门等临时停车场,提供2000余个停车位,免费供群众使用。在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中,优先考虑停车位的布局和数量,合理增加地面和地下停车场的建设。

  二、在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方面

  1.智能化停车管理。目前,城投公司正在谋划推进的智慧停车建设运营(一期)项目,就包含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待项目完成后相应APP小程序将同步推行,届时广大市民通过手机随时查询和预约停车位,方便停车,减轻市区停车压力。

  2.共享停车模式。市住建局机关院内及其局属相关企事业单位,已实行错时共享停车。晚间周边居民可将车停在单位停车场内。

  三、在加强停车管理方面

  1.科学施划停车泊位。坚持“应划尽划”原则,在主干道、次干道及小区周边实地勘察,增设机动车路内泊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限时停车泊位,为救护车、残疾人专用车、出租车、公交车等设置专用停车泊位。 

  2.开展专项行动治理违法行为。结合道路条件和交通流量动态调整泊位布局,对新华大街街、建设大街、江南大街等主干路、拥堵路段严查严处违法停车行为,畅通市区道路交通秩序。  

  3.严查违法占用行为。联合城管部门清理“僵尸车”,强制拖离长期占用车位的车辆70余辆,整改商户用杂物占用泊位行为300余次,有效释放公共停车资源。

  4.动态执法与教育结合。对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违停车辆采取“劝离+拖车”分级处理,对于屡教不改的严查严处违法停车行为;安装道路隔离护栏减少乱穿行,并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市民规范停车意识。

  5.合理设置停车收费。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不同车型,制定合理的停车收费标准。目前,城投公司管理的停车场均使用《停车场收费标准(通市发改联规[2024]1号)》规定的收费标准。例如新站停车场和二建批发停车场,停车收费2元/小时,每日首次停车不满15分钟(含15分钟)不计费,超出每日首次停车时间或再次停车,按照收费标准收费,(不足一小时按一小时计算),每天每车次收费上限30元。超过24小时,重新计费。

  四、在推广绿色出行方式方面

  1.完善公共交通系统。目前,我市城区公交线路共46条,运营车辆216台,线路总长度675.08公里,日均运行3148个公交班次。截至2024年末,我市公交线网比率达82.55%,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两项指标数据均位居我省同行业前列。我市公交发展水平基本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需要。下步,市公交公司将根据城市扩展需要和市民出行需求,不断拓展公交线网辐射面积,根据线路客流情况适时增加运力,使市民出行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同时,继续加大在新闻媒体、网络自媒体平台关于绿色出行的倡导和宣传,使公交出行成为市民出行方式首选。

  2.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由于我市是山城,老的道路比较狭窄,设置自行车道存在困难。下步,在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中,逐步增加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的建设,鼓励市民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通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 

     2025618 

 

  承办单位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赵思名  3617678 

 

主办:通化市人民政府

承办: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传真:0435-3250833

版权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吉ICP备05000673号 网站标识码:220500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