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民互动>访谈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通化市人参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左英俊做客本期栏目,就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话题,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左主任,您好!
【市人参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左英俊】:
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分享我市人参产业的最新进展。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四好”林下山参发展路径和“三良”园参发展思路,在质量标准、市场监管、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化人参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也希望借此机会听取大家的建议,谢谢大家!
【主持人】:
左主任,通化市被誉为“中国人参之乡”,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当前我市人参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特别是在全省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如何?
【市人参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左英俊】:
通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人参之乡”,人参资源禀赋得天独厚。2025年1-5月,全市人参产业综合产值实现156.94亿元,集安市、通化县等主产区贡献突出。我们创新实践“四好”“三良”发展路径,在标准化种植、种质保护、品牌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目前,在种植领域,全市林下参种植面积32.09万亩,产量639.96吨、产值88.39亿元,分别占全省的85.40%、86.42%;园参留存面积4.68万亩,年产量1.02万吨、产值6.73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6.15%、26.12%。在加工领域,全市现有人参加工企业450余户,规上生产企业28户,全国A股上市的人参题材2户企业全部落户在通化。在销售领域,拥有中国·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和通化快大人参交易市场两大人参市场,2024年年交易额达到165亿元,其中,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野山参交易量占全国80%以上。在科研领域,拥有张伯礼院士工作站、吉林人参研究院等7家人参科研机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40项;人参新资源食品194种、通过SC质量体系认证130种,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制定人参种植、加工、检验检测等相关标准60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产业)落户通化。在品牌领域,拥有新开河、益盛、紫鑫中国驰名商标3件,“人参炮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清河野山参节”等节庆活动享誉全国。累计争创“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179个,居全省第二位。
【主持人】:
您提到“四好”发展路径和“三良”发展思路,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今年上半年在“好林、好种、好法、好品牌”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市人参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左英俊】:
我们围绕这一路径多点发力,在各个环节精准施策,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注入活力。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在“好林、好种、好法、好品牌”方面的具体工作举措。
夯实“好林”基础方面:制定了《通化市人参标准化种植工作方案》,指导各县(市、区)开展标准化种植推广工作。持续推动《宜参林地分级分等标准2.0》出台,完成全市宜参地面积摸排,为科学种植提供依据。
提升“好种”增效方面:即将出台《“长白山人参”种源保育工作方案》,引进优良林下山参种苗并开展参农培训。推动集安市新建100亩林下参种源护育基地,加快打造柳河县“云岭1号”万亩种源基地建设,邀请吉林农业大学王英平教授指导云岭参谷万亩种源基地完成种植技术规程,确保野山参种源纯化繁育科学推进。
发展“好法”赋能方面:起草了2025年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谋划“十五五”规划重点项目34个。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修正集团旗下林下山参产业有限公司、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对产品重新升级优化,已回归60余款符合标准产品,其中人参黄精芡实乌鸡汤、人参金耳羹分别结算回归约5000万元、2600万元;谋划实施修正人参健康产业园项目,计划年内建设300家人参旗舰店,截至目前,福州、千岛湖、本溪等地的20余家人参旗舰店已进行装修,部分投入运营。此外,全市人参产业贷款余额达79.77亿元,集安市成立全省首个人参产业法治服务中心,为产业保驾护航。“集安人参”被列入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柳河县持续深化“参警”机制,破获滥伐林木案件11起。
深化“好品牌”牵引方面:“通化人参”地理标志商标已完成申请,为打造最高价值区域品牌奠定基础。常态化开展“长牙齿”的监管,在巩固人参市场秩序整治规范成果基础上,以人参交易市场、土特产店、旅游景区等交易场所为重点,从严、从快打击假冒伪劣和不诚信经营行为,有效遏制假冒伪劣现象。推动“人参+旅游”融合,举办“老把头人参文化节”,围绕人参主题开发毛绒玩具、人参娃娃手办等6款文创旅游商品,推出采参体验、人参宴等文旅线路,同时积极拓展域外合作,推动通化人参产品进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等主销区和大型国企央企,有60余款人参产品入驻“浙好淘”平台、35款人参产品进入台州海投集团线下直营店销售;与一汽集团、香港守创中药等达成合作,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主持人】:
在推进林下山参溯源体系建设方面,上半年有哪些创新举措?
【市人参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左英俊】:
我们构建了“电子围栏+视频监控+GPS定位+数字溯源+数字化平台”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全力打造产业链数据贯通、溯源闭环,保障人参品质源头可溯、全程可控。目前,以与胡庆余堂合作为试点的6个种植地块已完成地理信息采集、检测和电子围栏建设,并接入数字化平台,定期上传扰动数据信息,截至目前,已上传图片7277个、视频914个,6月底可完成视频平台实时对接。同时,在数字化平台正在升级,完善溯源体系和电子围栏两个板块,目前正在与中检研究平台运营方案,开展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建设,对平台数据资产进行科学评估,实现对溯源数据的高效利用。
【主持人】: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通化市在推动人参产业科技创新,特别是在精深加工和产品研发方面有哪些亮点和突破?
【市人参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左英俊】:
我们始终坚持科技兴参战略,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一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益盛药业联合长春中医药大学筹建“吉林省非林地人参种植及产品开发科技创新中心”,已提报筹建方案并争取纳入全省重点培育库;依托吉林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开放50台(套)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二是攻关关键技术。支持云岭野山参、修正药业申报省“聚力攻坚”专项,分别获得300万元林下参种质资源选育和600万元健康食品开发资金,助力提升人参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益盛药业承担的省揭榜挂帅专项“破解非林地人参连作障碍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已初步明确人参连作障碍病害加重产生的主要因子,发表SCI论文1篇。三是加大科技人才引进。推动吉林医药学院张宸豪团队与通化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技术攻关并申报吉林省科创专员;计划从域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选派科技人才担任2年“科创专员”入驻企业,目前正在制定2025年通化市科创专员申报指南。可以说,通化人参产业正从“卖原料”“卖初级产品”向“卖科技”“卖品牌”“卖健康解决方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加速迈进。
【主持人】:
最后,能否请您谈谈通化市人参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市人参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左英俊】:
我们锚定“世界参都”目标,以“四好”“三良”为抓手,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持续巩固一产基础。科学规划种植区域,推广生态种植模式,提升林下参、野山参等高品质人参比重,严格保障质量安全。二是大力提升二产能级。坚定不移地发展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突破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人参产业与医药健康、绿色食品、化妆品产业深度融合。三是创新发展三产融合。深入挖掘人参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人参文旅康养产业。打造集人参种植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线路和康养基地,讲好“通化人参故事”,提升产业附加值和文化软实力。四是强力塑造品牌形象。整合资源,持续提升“长白山人参”区域公共品牌和“通化人参”地理标志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利用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国内外市场推广,让通化人参走向世界。总之,我们将以创新为魂、以质量为基、以品牌为帆、以融合为径,推动人参产业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转型,力争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让通化人参成为吉林乃至全国的特色产业标杆,为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主持人】:
感谢左主任的详细介绍!相信在一系列务实举措下,通化人参产业必将迈向新台阶。各位网友,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市人参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左英俊】: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
版权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吉ICP备05000673号
网站标识码:220500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