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民互动>访谈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很荣幸邀请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小婷做客本期栏目。孙主任,您好!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小婷】:
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借此机会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发展改革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主持人】:
孙主任,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请问市发改委对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什么考虑?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小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以改革促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市发展改革委作为经济综合协调部门,将牢牢牵住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强化改革思维,创新工作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为通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全面振兴贡献力量。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认真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扎实做好“十五五”前期工作;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三个千亿级”“若干百亿级”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高项目谋划储备质量;三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11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为抓手,有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监测,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一港两区”开放平台建设,巩固拓展与台州、长春、丹东等地对接合作,加快推进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促进吉南辽北蒙东六市高质量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五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通化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促进就业增收,推进“一老一小”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不断提升民生福祉。
【主持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孙主任,能不能简要介绍下我市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小婷】: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拼抢姿态、有力举措固优势、挖潜力、补短板,全力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一是农业生产总体平稳。落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粮食播种面积332.4万亩,超省计划0.4万亩。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7%。猪、牛、羊、家禽出栏量分别增长2%、4.9%、7%和3.4%,蔬菜、水果产量分别增长7.3%、8.8%。二是工业经济承压前行。以工业“三百+1”行动为工作抓手,统筹推动重点企业增加排产,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医药、化工、新材料、能源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2.6%、15.3%、20.1%、22.5%。三是服务业稳步复苏。充分发挥促销活动与政策叠加作用,全市投入消费券资金1009万元,带动交易额2.4亿元。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批零住餐业销售额和营业额分别增长4.5%、7.5%、9.9%和18.1%。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8.7%,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2.1%。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0.4%。规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3.4%。四是固定资产投资下行压力较大。积极克服投资政策和同期基数较高影响,紧盯“谋、引、争、建、解”五大目标任务,全力实施项目建设集中攻坚行动。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17个,新增入统项目132个。坚持高位推动产业招商,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1.3%。大力推动“飞地经济”项目招引,高新区、陆港区意向入园项目达到29个。五是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充分发挥财税会商机制作用,深入结合债务化解集中攻坚行动,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税收收入增长41.7%。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长12.4%。金融机构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9.8%。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56.5%和87.3%。下一步,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目标不变、干劲不松、力度不减,继续保持争先进位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树牢交账意识,市县协同发力,破解要害难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作出更多贡献。
【主持人】:
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请问孙主任,今年我市各级重大项目的建设情况如何呢?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小婷】: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后劲,抓项目就是抓未来。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项目为王”,通过科学谋项目、精准招项目、快速落项目、高效建项目,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蓄势赋能。一是以上率下抓项目。持续开展项目建设集中攻坚行动,围绕“谋、引、争、建、解”五大工作思路,市级领导包保59个重点项目,各副市长分兵作战,各县(市、区)建立相应领导组织架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项目的工作体系。二是完善机制推项目。为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印发攻坚方案、确定具体工作任务、制定攻坚任务清单、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绘制重点工作流程图,明确量化目标任务,规定完成时限,形成目标突出、闭环管理的项目建设“新模式”。三是抢抓机遇谋项目。深入研究国家和省政策精神,精准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优结构、增后劲的高质量项目,建立“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的项目库,共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395个。四是高效推进建项目。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责任制和“项目中心+行长制”,督促项目快建快投、形成增量,全市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17个,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50%以上,安睿特重组人白蛋白生产基地一期、玉皇山大桥等11个重点项目投产建成,中溢年产6万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华润米兰花酒店等一批产业项目加快实施,68个项目将于年内竣工或部分竣工。
【主持人】:
当前,我市正在聚力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请问市发改委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做了哪些特色亮点工作?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小婷】: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要素,才能更好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发改委坚持从通化市实际出发找准职能定位,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推动通化市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通化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是吉林省唯一一家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市发改委坚持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制定《通化市推进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压实工作责任,同时以项目建设引领千亿级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目前29个重点医药健康产业项目完成投资9.5亿元,安睿特、安宇生物、百思万可及东宝药业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液生产线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万通药业贴剂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竣工投产。二是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定期调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以医药产业为重点,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为增长点,加快打造新增长引擎,构建具有通化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深化政策引导和要素保障。高度重视创新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省创新能力建设预算内资金,引导企业强化创新、重视研发能力提升。定期组织我市3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评价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推进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联结民心,备受市民关注。请问孙主任,市发改委在推动我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哪些成果?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小婷】:
市发改委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推动社会事业领域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我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强化政策研究。“十四五”以来,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定印发“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新生活”、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公共服务发展等方案文件,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重点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二是强化资金争取。“十四五”以来,围绕国家社会事业领域七大支持方向,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项目46个、资金20.6亿元,加强全市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文化旅游、社会服务、全民健身、“一老一小”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齐社会领域的短板弱项,特别是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一批民生大项目落地通化。三是强化项目储备。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围绕民生领域需求,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全面谋划储备可争取资金社会事业项目。同时,做好储备项目前期工作,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周末不打烊服务,为下步争取项目资金夯实基础。截至目前,已梳理储备通化一中教学楼、市医院病房改造等社会事业领域项目50个、总投资22.4亿元。
【主持人】:
感谢孙主任详细的讲解,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各位网民朋友,再见。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小婷】: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各位网民朋友们,再见!
版权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吉ICP备05000673号
网站标识码:220500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