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民互动>访谈 |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很荣幸邀请到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孟庆阳同志做客本期栏目,就加强全市消防安全防范治理等相关工作,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孟副支队长,您好!
【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孟庆阳】
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消防工作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大家非常关心关注。请您介绍一下,今年我们在全市火灾防范治理上都做了哪些工作?
【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孟庆阳】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奋力推进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的起步之年,做好消防安全防范治理,营造平安稳定的火灾形势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火灾防控、实战实训、隐患整治、消防宣传等工作任务,以昂扬姿态全面推进全市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健全消防责任体系,打造平安稳定消防安全环境。深化各级消防救援委员会实体化运行,规范成员单位协同推进和“一部门三清单”机制,运用考核巡查、挂牌督办、约谈警示、调查处理等手段,实施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加快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实体化运行,完成事业编制人员配备工作。推动将基层网格人员纳入消防救援委员会业务管理系统,捋顺基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规范社会单位自我管理能力建设,制定社会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管理标准,推行“1分钟响应、3分钟到场处置”应急救援工作机制;规范支队监管调度中心建设。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按月派发工作任务,结合分析研判情况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实施月调度、季度通报机制,年内实施开展养老院、商场、宾馆、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专项检查活动,探索专家参与分析评估、大型公众聚集场所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等工作,提升监督执法质效;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积极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小单位小场所安装智能感烟报警装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积极推广应用“智慧消防安全云”监管平台,积极应用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风险防范、监测预警能力,实现执法过程全方位监管。二是推进实战能力建设,锻造敢打必胜过硬队伍。加速推进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向职业化、正规化、专业化发展;推动基层消防队站营房改建、装备更新等工作提档升级。组织消防业务骨干参加地震、水域、绳索、化工等专业救援技术培训;推进真烟真火训练设施建设,建立真烟真火训练设施,打造集轰然、回燃、复杂通道穿越、易燃易爆气体检测等功能为一体的模拟训练设施;推动“一短三快”实战应用,将“救人第一”工作理念融入到接警调度工作,围绕“一短”开展“四熟、四清、四准”,围绕“三快”制定“五推”作战安全管控流程,形成“熟、清、准、推”4步工作法,与智能接处警系统深度融合,缩短警情受理时间。三是围绕中心打造亮点,实现消防宣传工作新突破。以提升社会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为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消防宣传“五进”长效机制,全面抢占“两微一抖”等可视化宣传阵地,进一步加大“全民消防安全云平台”、“知消APP”等推广使用力度;加强重点人群分类培训,发动消防公益使者提升消防宣传“吸睛点”。持续加大先进典型宣传、重点新闻报道、火灾案例警示和安全隐患曝光力度,提升宣传教育精准性、实效性,推动“常知常安”消防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主持人】
中秋、国庆小长假临近,游客出行数量激增,各类餐饮、住宿、旅游景点消防安全隐患增多,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有哪些针对防范工作?
【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孟庆阳】
针对节日期间消防安全隐患突出问题,我们采取以下具体工作措施:一是扎实部署,形成齐抓共治工作格局。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充分发挥主力军和主推手作用,积极当好地方党委政府参谋助手,主动对接相关部门,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综合监管职能。针对近期国内火灾事故教训和当前全市消防安全风险,指导推动各地消防救援委员会办公室在各行业、系统开展消防安全排查整治行动,强化条线监管;二是全力推进,确保火灾形势高度稳定。我们立足“抓大防小控新”要求,深入分析研判全市火灾风险,紧盯突出风险“抓大”:聚焦人员密集、敏感特殊、混合生产经营等三类重点场所,重点纠治动火动焊、保温材料、安全疏散、转包转租、消防设施、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六个一”防控措施,即开展一次专项行动、组织一次联合检查、重处一批违法行为、开展一次集中约谈、开展一次警示宣传、组织一次专项督察,坚决稳控全市火灾形势;紧盯基层末端“防小”:聚焦打通基层消防安全治理“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基层消防力量建设,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推动压实地方政府基层治理责任。节假日前,广泛发动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和基层网格等力量,加强对群租房、沿街商铺、九小场所、经营性自建房等不托底、不放心场所的排查检查,严防“小火亡人”;三是严格备战,提升队伍应急救援能力。针对节假日期间人流物流集中、旅游场所和道路交通事故风险较高等特点,积极采取各项安保措施,加强研判预警,前置执勤力量。提前与应急、气象、交警、文旅等单位会商,发布预警信息,在各类景区、有节庆活动的商、市场和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设置前置执勤点和流动执勤区域;四是广泛宣传,扩大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声势。以消防宣传“五进”为载体,延伸消防宣传触角,扩大宣传覆盖面,突出抓好消防宣传的实效性,多措并举筑牢节日期间消防安全防线。围绕假期出行安全,家庭防火,大型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等内容,策划创作动用明火要注意,电焊切割作业安全,节日我在岗等新媒体作品,普及消防知识,展现消防救援队伍良好形象。研究制定《关于做好居民小区消防安全的提示》,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在居民小区显著位置张贴2万余份,引导居民提高火灾防范意识,组织社会单位开展疏散逃生演练,发动居(村)民委员会、网格力量、物业管理单位及消防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等社会化宣传活动,消防宣传车深入街道社区、商圈、景点开展“固定+流动”消防宣传活动,在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流动消防宣传点。全力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
【主持人】
在日前开展的全市重大风险治理专项行动当中,市消防救援委员进行了部署,请问如何推进此项工作?
【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孟庆阳】
为精准治理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切实推动解决人员密集、敏感特殊、混合生产经营等场所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政府统领、部门联动、社会联控,采取超常措施,全力稳控社会面消防安全形势。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高位部署抓推进。提请市政府成立由市消防救援委员会办公室领导带队,抽调各部门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的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专项督导组,深入7个县区随机抽取42个乡镇、街道、社区、公安派出所和企业开展督导检查和明察暗访,对存在问题单位进行“点对点”督办;二是齐抓共管抓合力。我们先后2次组织卫健、住建、公安、商务、民政、文旅等重点部门共同研判当前行业领域存在的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问题,累计形成研判报告21份,制定火灾风险防范措施62条。印发《全市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整治2023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属地政府、行业部门具体工作职责和任务,推动市、县(区)两级行业部门成立80个工作检查组,对养老院、医疗机构、寄宿制学校、宾馆、餐饮场所、商、市场、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开展隐患大排查;三是坚持精准防范,综合施策抓整治。消防支、大队两级分别对市区医疗机构和各辖区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开展警示约谈,提出加强用火用电用气管理、疏散通道管理和培训演练等11项具体工作要求。印发《关于开展全市医疗机构专项检查的通知》,抽调高级工程师、聘请建筑防火领域专家,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全市2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场所,全面梳理风险隐患为行业部门印发消防安全检查手册2000份,为全市各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制作辖区基层情况、隐患台账、分析研判报告、检查复查记录等消防工作档案模板。印制养老机构、劳动密集型企业、学校幼儿园、宾馆饭店4类场所消防安全自查工作指南,明确行业部门、乡镇街道及消防工作站、公安派出所、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8类领域的分管领导和从事消防工作人员的具体培训任务和内容。
【主持人】
正如刚才提到的,提升居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是筑牢消防安全防线的根本问题,我们在开展“消防安全大培训”工作中有哪些工作和成效?
【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孟庆阳】
按照《全省消防安全大培训活动方案》工作要求,遴选20余名消防业务骨干和10余名社会专家组成师资团队,精心制作6类专题教训课件、8类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检查指导手册,结合实际采取六种方式,针对八大类重点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大培训活动:一是“订单服务式”培训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由各市、县消防救援委员会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并申报本地党政机关人员培训计划。支队根据各地申请,派出相应授课人员赴当地开展专门培训。二是“专题订制式”培训重点行业部门人员。由各级行业部门分析研判本行业、本系统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针对性的向市消防救援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培训需求。由市消防救援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专题培训课件,派出授课人员开展行业系统消防安全培训。三是“示范检查式”培训基层消防组织人员。由各地消防救援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业务骨干和相关行业领域专家,带领行业部门、公安派出所民警、基层消防工作站人员、网格长、网格员等对社会单位进行排查检查,现场开展培训指导;四是“驻场(厂)式”培训重点工种、重点岗位人员。由市、县级消防救援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防火、灭火业务骨干深入辖区火灾高危单位、高风险场所,对重点工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微型消防站队员及企业专职消防队员开展业务培训和消防演练;五是“警示约谈式”培训重点单位责任人、管理人、负责人。由市、县级消防救援委员会组织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主要负责人员,开展一次警示约谈,分析突出风险、宣传典型案例,提升检查管理能力;六是“走街串巷式”培训单位员工、小区居民、村组群众。发动楼栋长、单位长、网格长针对小区居民、村组群众开展常态化消防安全培训,督促落实“三清三关”。由消防监督员、公安民警、消防工作站人员在检查排查时,同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向单位场所从业人员普及“三懂四会”内容。
【主持人】
感谢孟副支队长的详细介绍,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各位网民朋友再见。
【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孟庆阳】
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朋友们,再见!
版权所有: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吉ICP备05000673号
网站标识码:220500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002000001号